目前分類:短篇小說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沼中玉

(-少女篇)

    天色漸昏,灶上的火半紅半暗,一壺開水久煮不開,勤儉能幹的阿秋姨大聲叫道:「阿明啊!火車快來了,緊來顧滾水,不要給伊滾出來。」不待阿明跑過來,結實有力的秋姨轉身拿起平口鏟子,就站在距離鐵軌七八步遠的後門等著。不到三分鐘時間,一列運煤小火車自礦區慢慢駛來,秋姨跨前幾步,動作俐落的自兩三節台車上鏟下一些黑亮的生煤。等火車駛遠後,再把鐵軌邊的生煤鏟進廚房,然後又繼續煮她的晚餐。

    早年在台灣北部瑞芳鎮的居民,大都以開採煤礦為生,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兩個成員去當礦工。他們的住家都沿著運送生煤的鐵道而蓋,後門對著鐵軌,每當要煮飯的時候,家庭主婦就拿鏟子,跟阿秋姨一樣,等運煤小火車慢慢駛過時,順手鏟下幾鏟原煤,燒飯的燃料就有著落了。

    為了追求好一點的生活,有一些居民會到不遠的產金勝地,金瓜石謀生,或三三兩兩在溪中淘沙金,或集資鳩工探採金礦。玉昭的父親清坤伯仔,對金瓜石地質特別有研究,幾乎每次都可以開到金礦。自己又精於煉金術,提煉出來的黃金純度極高,家裡掃地都會掃到金粉,所以垃圾不能隨便丟棄。台灣光復前,阿坤伯仔是瑞芳的大富人家,在台北延平北路也開一家金飾店,盛極一時。

    玉昭的母親冬菊,美麗賢慧,因出生不久的男嬰病重么折,自醫生館(診所)背著死嬰回來,傷痛欲絕的把孩子解下,抱在懷裡久久不放,一滴眼淚也不流。恨只恨花心的丈夫,阿坤伯仔在外另結新歡,連孩子病逝都沒回來看看。飽讀詩書的婆婆(也是養母),不忍童養媳冬菊的遭遇,邊安慰她邊指街罵兒子:「當初是把冬菊養來招弟的,看人家清秀嬌美,央求老爺將之許配為媳,如今始亂終棄,這負心漢,子殤不回!」含悲苦勸半天,才讓冬菊把孩子放下。由於傷心過度,冬菊鎮日一語不發,沒多久,就心肌梗塞悲憤而終。

    撒手留下當時才六歲,頓失母愛的玉昭由祖母扶養,生父再娶的繼母則只顧生孩子,無暇照顧玉昭。清坤伯仔的事業也開始走下坡,投資探勘都採不到金坑(金礦),幫友人先墊的投資款收不回來,台北的金仔店也被伙計掏空,只好苦撐著鎮上那間小金飾店,兼亦幫人補牙維生。

    雖然有祖母及生父的疼愛,玉昭常常想念溫柔慈愛的生母,摸到生母特別為她打造的金耳環,總是淚流滿面。日據時代的小學,規定學生不能帶金耳環,有一日本老師要玉昭把耳環拿下來,玉昭哭得更傷心。幸虧有一位要好的同學自告奮勇的告訴老師,那是死去的媽媽親手打給她的,老師聽了感動不已,特准玉昭可以戴著金耳環上課,此後這日本老師就更加疼愛她,常誇獎她功課好,毛筆字又寫得漂亮。

    由祖母呵護著,一手帶大的玉昭,從祖母身邊學到了漢學,接觸了詩書禮樂,自小就氣質非凡。生父與續弦生了一堆孩子,卻沒有一個比得上玉昭優秀,清坤伯仔的生活與精神負擔也越來越重。眼看著玉昭逐漸長大,已是一個慧內秀外,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,深嘆沒有能力給她更美好的生活,對前妻之死也益加內疚。苦果自擔的清坤伯仔,此時不願去請求他提拔成功的瑞芳煤礦大亨,也是玉昭的乾爸,提拔已是出類拔萃的玉昭,反而交待巨亨,不要栽培他與續弦生的那些,會偷金塊去吃麵攤,去交女朋友,令他極度失望,個個不爭氣的男孩子。

    精明能幹,孝順又體貼的玉昭,一直守在父親的身邊想幫助父親東山再起,可是清坤伯仔始終認為一個女孩子無才便是德,不但拒絕小學老師親自到家推薦,要讓學業優異的玉昭讀高女,還明知她偷學的打金技術不輸師傅,卻不肯讓她打金子,繼母也規定她幫忙看店時不能穿有口袋的衣服,若有口袋,也要把口袋縫起來。

    為了讓女兒有個好歸宿,又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,清坤伯仔以他早期尋找金脈的銳利眼光,在鎮上幫玉昭物色到一個家境不很好,但看得出來是前途無量的英俊少年。才央請媒婆奔走中,有一天情竇初開的玉昭,在火車站內看到一個溫文俊秀的青年,從台北開來的車廂下車,手上拿著蘋果邊走邊啃,一幅瀟灑摩登模樣。玉昭瞄了一下,知道這標緻的青年就是父親幫她找到的對象,與前陣子她在火車上所遇到向她搭訕,被她喝退的兩個捲褲管的少年兄相比,真是不可同日而語。玉昭雖心生歡喜,怕眼波被猜,撫簪羞走,誰知那個自信滿滿的青年,卻目無旁顧的走出了車站,連看玉昭一眼都沒有。

彼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-少婦篇

    好事終於談成了,玉昭聽從父親的安排,在眾人的祝福下,嫁作當時家住阿秋姨隔壁,開雜貨店,弟妹很多,名叫長生的那個青年為妻。開始為人媳婦的生活,玉昭發現夫家的生活比娘家更苦,更沒品質。想到自己原本是一個,富人家的千金小姐,後來家道中衰,如今又嫁到這種家庭,常暗中哀嘆,不時懷疑是繼母不懷好心,慫恿父親撮合這門婚事的。阿秋姨非常關心隔壁這個新娘子,常過來關心安慰她。

    婚後短暫的相處,發現丈夫是一個孝敬父母、疼愛弟妹、事業心強的有為青年。玉昭忍下了哀傷,力勸丈夫要到台北城去求發展,賺多一點錢回家以改善生活,一個禮拜或一個月回來一次她都願意忍受。更何況那時玉昭已懷她的第一胎,想吃點營養一點的都沒有,常以稀飯醬菜果腹。新婚丈夫不忍離開玉昭,踟躕不前,玉昭說:「捨不得嬌妻,就做不得好事。」

    依依難捨的丈夫毅然拜別了年老的尊堂,拋下崇拜哥哥的一群弟妹,以及殷殷期許的美麗嬌妻,隻身搭車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台北城,去闖蕩心志中的一片天下。自此,玉昭擔起更大的家庭責任,除了幫忙雜貨店的生意之外,還要侍候公婆,照顧小叔姑,有空會回去娘家關心年邁的祖母、父母親、弟妹的生活。都已大腹便便了,還得穿有齒木屐,穿梭濕滑的天井,挑水煮飯,讓秋姨看在眼裡非常心疼,常在井邊提醒她要小心,不要滑倒或動了胎氣。玉昭一直任勞任怨,聽天尤命,只等每個禮拜天,丈夫自台北提著大包小包,鎮上買不到的食物及用品回來。

    皇天不負苦心人,丈夫的事業一帆風順,家庭生活改善了許多。玉昭生下第一胎是女兒,雖然重男輕女的公公不怎麼高興,家中其他人及秋姨都非常疼愛,玉昭就把大女兒麗卿認秋姨為乾媽。之後玉昭連續又生了二個女兒,公婆年歲也漸高,才鼓勵丈夫在台北買房子,好把全家人接到台北去生活,就近照顧家人,免得來回奔波。

    能幹的玉昭幫丈夫張羅了部分資金,讓他在台北買了一間舊房子陸續加蓋成三層樓,就分批把一家大小接到台北定居。來台北的生活,雖然豐衣足食,玉昭仍以勤儉持家,八個孩子的教育,六個小叔姑的教育、就業、嫁娶問題,全部落在她與丈夫的身上。

    丈夫的成功與疼惜,讓玉昭過著像貴婦般的生活,雍容華貴,人人豔羨,但她心中一直掛念著在瑞芳的生父、繼母和同父異母弟妹。孰知子欲養而親不待,鬱鬱不得志的父親病逝了,留下繼母、妹妹、與不出父親所料,個個沒出息的弟弟們,生活無以為繼。

彼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-沼中玉篇 20080518泰國蘭 024  20080518泰國蘭 027

        玉昭暗中與丈夫商量,偷偷在台北近郊買了一層公寓,把他們也接來台北生活,之後又幫弟妹安排工作,平時也常叫弟妹來拿錢回去奉養繼母,逢年過節還托人帶牲禮、食物過去,這都不敢讓夫家的人知道。除了親人,玉昭對瑞芳來的遠親近鄰及友朋,也都念念不忘,偶而會回去看他們,或等他們來台北時提供膳宿、盤纏。致瑞芳的人常說:「到台北若沒錢,就去找長生與玉昭。」

    遇到有親朋好友生日,或婚喪喜慶時,玉昭總是禮到人也到,給紅包從不後人,包得又快又大包。她常教女兒:「好花要插插頭前。」或:「大家有來有去,較有趣味。」憑她豐富的人生經歷,及天賦的智慧,凡事都熱心參與,巨細靡遺的指導人家,也因此常惹人家不愉快,她都不以為有忤,熱心如故。    在商場上運籌帷幄,不假他人之手的丈夫,每遇大事難以抉擇時,都要回家請玉昭幫忙決定,玉昭的判斷總是正確有利的,丈夫對她更加敬重。雖然相夫教子成功,為親友典範,聰明過人的玉昭,也常抱怨父親登記戶口時,幫她取名為玉沼,把一塊好玉沉到沼澤裡,害她早年那麼辛苦,又不得讀高女自創一番事業。玉昭到老都還不接受玉沼這個名字。常回憶祖母說的:「汙池為沼,沼中玉,泥其身,失其光華。」

彼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-極樂篇

     玉昭幫助那些同父異母的弟妹們成家立業後,還要長期拿金錢資助他們,金額高達數千萬,都是有去無回的,害得晚年老夫妻倆要省吃節用。為了此事,玉昭的丈夫一直耿耿於懷,可是也不敢說她一句。玉昭心中也百般無奈,才了解生父當年為何已看出,與續弦生的孩子會個個沒出息,自知會受到詛咒與報應嗎? 也體會到生父鬱鬱而終的痛苦。玉昭設法忘卻被弟妹們拖累的傷痛,認為也是替生父分擔業報的一種惡緣。玉昭後來常說故事給子孫聽,一提到繼母,都會說繼母很疼她,只是嚴格了一點。

     自己八個孩子中,大女兒麗卿與媽媽玉昭最談得來,也最了解媽媽的輕重,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媽媽的影子。一向是親友中一顆明珠的大女兒,於五十九歲時,竟未享天年就病逝。那時玉昭也已八十歲,本來就年老多疾,突然喪失了心愛的女兒,心碎難癒,終日枯坐沙發,逢人就哭訴,上天為何不讓她先走,竟留著白髮送黑髮。

    大女婿回來看岳母玉昭時,她費力的伸出顫抖的手,緊握著大女婿,兩人隨即哭成一團,她以微弱的聲音說:「阮阿卿沒福氣,你這呢疼愛伊,照顧伊,伊還是去了。你到處為伊問神託佛也留不著伊,人說,有福神來助,無福神來誤。我心真痛,你要自己照顧自己。」玉昭老夫人於大女兒過世五十二日後,也往生佛國,好似急著到極樂世界與大女兒相會。

    玉昭老夫人的先生愛妻深切,給與風光葬禮,緬懷相送的親朋好友中,十之八九都曾蒙遺照上這位貴婦,玉昭女士的提拔與資助。玉昭大體火化後,頭蓋骨上燒出一朵粉紅帶青光的花,其他還發現無數的紅藍色舍利子。一生助人無數,誨人不倦,玉昭應已得道,蒙佛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。

    春暮乍暖還冷,回想玉昭媽媽教我們的:「未吃過五月粽,破裘不願放。」;在園中看到茉莉花開,想到玉昭媽媽教我們的:「不要隨便拿人家的花,妳會欠人家花債。」;抬頭遠望白雲歸岫的大屯山,想起玉昭媽媽說的故事:「大屯愛上了觀音,要娶她為妻,玉女觀音嫌大屯雖然勇壯,但不夠緣投(帥的意思),堅不答應,就想跳下淡水河自盡,大屯心急,趕快在觀音山下變出一塊沙洲地,阻止觀音投水」疏雨依稀中,耳邊還聽到玉昭媽媽哼唱,這首早年膾炙人口的八里民謠。

20080511 by Linda and JP(彼生)

彼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